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但是中秋节的必备食物,把赏月和月饼结合在一起,可喻意家人团圆,寄予想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节恋人朋友间用于增进感情的主要礼品。
每到仲秋夜深,大家仰望明月,问着阵阵桂花香,若想月宫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庆祝合家团圆,恩恩爱爱,欢聚一堂,这便是节日享有,桂花不仅可任人欣赏,也可作为食物任人食用。
“中秋玩月,剥山芋食之,此谓剥鬼皮”在我国民间有很多地方把中秋吃芋头寓意为辟邪消灾,并有不信的意味,因此,芋头是中秋必食的一种食物。
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块间下端相接,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面上藕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种植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香甜,洁白如玉,“藕盒子”喻意团圆,代表着对团圆的期望并满足。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柚子的习惯,并且把剥柚子称为“杀柚子”,这带有一种杀伐气息,促使这种做法具备避邪免灾寓意,把桔子皮制成鬼脸给小孩子玩,都寓意为却邪免灾的心愿。
在云南地区,仫佬族乡亲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共度这个传统节日。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鼓励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每家每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以此教育后代别忘记抵抗入侵,这是抗战后菜盛行的一种庆贺和纪念风俗。
中秋挟持田螺这是清朝以后才盛行的,由于“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有食用田螺能够清目,视作是月神的恩赐,其实是和田螺中的维生素A的功效相关。还有中秋时节,田螺内没有小螺,肉质肥嫩,是田螺最为美味的时刻,适宜食用。
螃蟹是江浙地区大家中秋不可缺少的助兴菜肴,每人一只,伴着姜醋,分割食之,是最佳的消磨时间的形式,听说一只蟹可吃一个下午。
不过,螃蟹属寒性,吃的时候要配一些米酒养胃,吃完再饮一杯姜茶,对健康有益。
八月中秋吃糍粑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糍粑是一种证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万事如意。糍粑的粘结结团,喻示着全家和谐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晨打糍粑,起得越快也代表明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尺寸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气、吉祥和团圆;自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代表全家客客气气、团团圆圆、健康平安了。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体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贡品之一,代表长命、团圆和吉祥。这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度超过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掉以后可看性又超过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漂亮。也是取个团圆的意味。
麦箭乃是即墨中秋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它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加上肉馅或素馅,随后用秫秸叠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美味。
我国陕西地区在中秋节有吃偏好的习惯,甜瓜作为一种夏秋季水果,这个时节的甜瓜附加的清甜,美味可口,适宜食用。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除了芋艿外还会特意蒸些毛豆。毛豆在本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和“佳”、“吉”等字楷音。因此吃毛豆是希望可以万事如意,万事顺心。
这是我国台湾省的一种中秋习俗,中秋节时,在台湾几乎每家每户要吃烤肉。其实多年前俩家生抽厂商在电视上展露广告进攻加上很多商场在中秋前夜搞起了烤肉相关产品的特卖会,因此很多人光顾。不知不觉地,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每家每户不可或缺的菜肴。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