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知识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月经不调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月经不调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

发布时间:2024-02-19   作者:焚赦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中医学认为,月经的生理,病理同脾,肝,肾三脏以及冲,任二脉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出现月经不调症状的时候,治疗以益气养血,补肾滋阴为主,那么月经不调艾灸哪些部位呢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月经不调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

月经失调灸疗法

针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月经失调,虚寒者益气补血补肾调经;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选择月经失调的艾灸穴位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即肚脐与关元连线中点。

脾俞:后背第11胸椎棘突下侧开1.5寸。

肾俞: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侧开1.5寸。

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2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胛骨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3寸,胫骨后缘。

月经失调穴位分析

关元、气海是任脉要穴,位于下腹丹田,主要活力,调冲任血,管子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肾;气海是活力之海,气英俊,气血,气足以服经血;脾俞、肾俞直接调节脾肾;血海属脾经,足三里属胃经,与气血生化、运行密切相关,艾灸能益气补血,对全身脏腑,经络气血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三阴交是脾经的首要穴位,具有理脾调经的功效,也是三阴交的穴位,调节肾气血。脾肾三经气血充足,经气顺畅,冲任调达,月经复常。

月经失调艾灸操作技巧

在月经前3-5天开始艾灸(如果不能掌握月经时间,可以在月经清洁号开始艾灸),直到月经清洁。

胸腹部穴位以艾条灸、温灸为主;腿部用艾条灸和温针灸,隔天一次,持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注意月经失调日常保养

1.艾灸对功能性月经失调有很好的疗效。如果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应该对原发病采取综合治疗。

2.注意生活调理和月经卫生,调整韩语,顺利心情;月经适当放松,避免接触冷水,少吃生冷辛辣食物。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