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知识 >上火应该吃什么下火(我们上火了该如何用饮食来调理身体呢)

上火应该吃什么下火(我们上火了该如何用饮食来调理身体呢)

发布时间:2023-12-27   作者:纯氧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上火”从中医理论看,认为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就会出现阳盛阴衰的热证证候。一般认为实火(实热)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内盛。虚火(虚热)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阴血虚损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上火”(热证)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外感火热之邪;②寒邪入里化热;③七情过激,郁而化热;④饮食不节,积久化热;⑤房室劳伤,劫夺阴津。秋季天气干燥,一不小心又上火了。咽喉肿痛,吃不下睡不香

上火应该吃什么下火(我们上火了该如何用饮食来调理身体呢)

大家上火该如何用饮食来调理身体呢

川贝炖雪梨

食材:1000g雪花梨、20g大枣、25g冰糖、15g姜片、150g蜂蜜、10g川贝、2g甘草。

做法

1.将梨先后洗净后削皮;

2.用磨蓉器将梨肉碾成细腻梨肉蓉;

3.取一只碗,在上面放一块笼布(或细纱布),将梨肉蓉放到笼布上;

4.将四角提到,使劲挤压所有的梨汁;

5.将冰糖敲成碎渣、姜切片预留;

6.红枣去核后切片;

7.放入锅中,添加切片的枣肉、姜、冰糖、川贝粉和甘草;

8.中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制至变得十分粘稠即可关火;

9.待其自然晾至和手温一致时,用滤网过虑出熬制后的梨汁,加入蜂蜜调匀;

10.装进用开水消过毒的瓶中放入冷藏室储存,饮用时用温水调合即可。

冰糖炖梨

食材:雪梨1个、冰糖适当。

做法

1.雪梨一个,洗净,削皮,切掉顶端作为外盖,再借助刀子和勺子挖除中间核;

2.把冰糖放入中间,盖上盖,把处理好的雪梨放入深盘或深碗,蒸好的梨会流出许多甜汤,最好选深一点的容器来蒸;

3.最终放入蒸锅隔水蒸1个半小时至2小时,让梨彻底变软就可以了。很简单很好吃;

4.感觉掏空梨核麻烦,能够把梨洗净后削皮去子,切成块状,放入碗里,添加冰糖,再入蒸锅蒸软就可以了。可以用蒸盅或者石锅盛梨块,还可以用电饭锅来蒸,随你喜欢。

口长水泡莲子汤;咬合姜片

桂圆银耳莲子汤

食材:银耳50g、桂圆50g、莲籽15颗、冰糖适当。

做法

1.将莲籽泡开半天后,添加银耳一起继续泡开1小时;

2.桂圆肉用清水浸泡5分钟后,冲去杂质,倒进少量清水,预留;

3.银耳泡发开后(舒展开),冲洗掉杂质,掰成小块;

4.将处理好的银耳,莲籽,桂圆肉一起倒进煲内,加适量水(水稍多一些没问题),烧开后添加冰糖,转中小火继续烧煮90分钟(炖软了就行),即可。

嘴唇干裂黄瓜猕猴桃

黄瓜猕猴桃汁

食材:1根黄瓜、1个猕猴桃、适当蜂蜜。

做法

1.备好材料;

2.猕猴桃削皮,切片;

3.黄瓜洗净,切片;

4.把切好的猕猴桃和黄瓜块放入搅拌器中,榨成汁,加入蜂蜜即可。

头发干枯蜜枣核桃羹

核桃红枣羹

食材:核桃肉2块、大枣6-8个、乳清蛋白营养奶米粉40g。

做法

1.将核桃、大枣用清水洗净,放入锅里蒸熟;

2.将蒸熟的大枣削皮去核,与蒸熟的核桃一起捻成粘稠,可保留细小颗粒;

3.将乳清蛋白营养奶米粉用温水(70度)调成糊,添加核桃红枣泥一起搅拌均匀。

鼻子出血水果西米露

芒果西米露

食材:1000g青芒、50g西米、适当椰子粉。

做法

1.青芒在中间割开,两瓣果实切花刀,取小块;

2.用温水将椰粉冲调开,放凉;

3.锅中坐水,烧至烧开;

4.将西米扔进沸水中,中火煮10分钟;

5.十分钟后,熄火。盖上盖焖上8分钟,至西米完全透明;

6.把芒果肉的三分之一扔进料理机弄成芒果泥,10秒就可以了;

7.将冰块扔进料理机,料理10秒;

8.在器皿底层铺好西米,冰块芒果泥、青芒块,最终倒进晾凉的椰浆就OK了。

皮肤干痒地瓜炒乳瓜(娇嫩黄瓜)

地瓜炒乳瓜

食材:地瓜300克、乳瓜100克、香菜叶、葱段、蒜泥。

做法

1.地瓜、乳瓜切成块;

2.油4成热时放入蒜泥、葱段,倒进红薯块爆锅5完善;

3.放入乳瓜炒匀,添加适量清水、盐、鸡精,料汁收干即可。

暑热烦渴绿豆粥

薏仁绿豆粥

食材:薏米、黑豆、适当白糖。

做法

1.薏仁洗净,放到清水中浸泡一小时捞出;

2.把泡好的薏仁放入电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盖过薏仁),蒸至开关跳起取出;

3.黑豆洗净,浸水泡约一小时后,捞出放入锅中,添加10杯水,煮到黑豆破裂;

4.放入薏仁一起煮,直至黑豆和薏仁全部软烂;

5.最终,入糖调料,煮匀就可以了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