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知识 >按什么穴位治落枕(后溪穴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

按什么穴位治落枕(后溪穴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

发布时间:2024-01-16   作者:柠檬℃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落枕又称“失枕”,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按摩疗法对于本病疗效甚佳,那么按什么穴位治落枕呢?

按什么穴位治落枕(后溪穴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

后溪穴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为治疗头项痛的有效穴,主冶落枕,头项强痛,肘臂痉挛疼痛,腰部急性扭伤,癫痫等症。

腧穴定位:在手里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尖掐按患侧后溪穴3分钟,力度不宜太重,而有酸痛感为宜。

肩井穴

肩井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依据“经络所过,主冶所在”规律,是预防肩背痹痛,上臂不遂,落枕,胳膊不举,颈部强痛,中风,瘰疬等症的有效穴。

腧穴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式: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肚竖直用力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至有酸麻胀痛感为宜,每次按压5分钟。

腕骨穴

腕骨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位于手腕,常常按摩该穴,可调气活血,舒筋祛寒,通脉止痛,主冶落枕,耳呜,目翳,黄胆,解渴,热症,疟疾,腕痛。

腧穴定位:在腕区,于第5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肚按揉穴道,力度适度,每次3分钟。

天柱穴

天柱穴归于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故本穴有散风散邪,解表止痛,疏散风热,开鼻窍之功,主冶头疼,项强,目赤肿痛,咽痛,能明显缓解落枕带来的病症。

腧穴定位:正坐低头或俯卧位,于项部斜方肌边缘以后发际凹陷中约当猴发际正中旁开1.3寸。

按摩方式:正坐,举起双臂,双手各自置于两边后头部,以拇指之间各自点揉两边天柱穴。

落枕常见按摩技巧

1.点穴止痛:患者座位,按摩者坐于其患侧侧后方,用拇指指端用力往下点按侧合谷,外关,落枕穴,每穴点按30秒至1分钟,强刺激,点穴的同时叮嘱患者活动颈部,待疼痛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按摩手法治疗。

2.拿揉颈肩:患者座位,按摩者站于其患侧侧后方,在颈项部,肩膀使用拿揉法,施术时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加夹力,以掌指关节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由上而下捏拿医治位置5-8分,关键是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放松时要从上到下,从中央到两侧,从健侧到患侧,能量由小到大,功效层级由浅至深。

3.拔伸颈部:患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头前方,一手托着患者后枕部,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颚处,双手同时用力迟缓拔伸患者颈部,本法可纠正颈椎椎间关节的混乱,同时也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


4.掌擦肩膀:患者座位,按摩者站于其患侧侧后方,用手在颈肩部做擦法约1分钟,按摩时以手掌切实,要做直线来回迅速擦动,以透热为度,用于改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达到活血止痛的效果。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