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知识 >风门的针刺方法(风门穴针刺手法教学)

风门的针刺方法(风门穴针刺手法教学)

发布时间:2024-01-19   作者:百合的盛世恋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又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该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而得名。下面来看看风门的针刺方法

风门的针刺方法(风门穴针刺手法教学)

风门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在背部,平第2、3胸椎棘突间水平背正中线外侧1.5寸,即旁开2横指。

简单选择穴位:侧卧,大椎穴向下推2个椎骨,下缘旁开约2个横指(食指、中指)为穴位。

注射方向:从背部到腹侧直刺,与反面成90°。

针深: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灸3-5强,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和放射方向:酸向周围。

风门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二胸神经后支内侧支遍布。

2.皮肤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依据。

3.斜方肌:由副神经和第三、第四颈神经支配。

4.菱形肌:该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交感神经由第五颈神经组成。

5.上后锯筋腱膜:上后锯肌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肋间神经支配。

6.竖脊肌(骶棘肌):肌肉由脊神经后支分阶段控制。穴位肌肉神经通常是第二、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外支。

竖脊肌的深层有背部深层横突棘肌等小肌肉。

针刺风门功能主治

风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络,是督脉,足太阳之会,督脉是阳脉之海,足太阳可以交通阳光,所以祛风通络,解表清热能力强,针能疏散寒症,发泄邪热,调节肺气,止咳平喘;艾灸能振作经气,紧密合理,固表强卫,预防风寒感冒。可治疗风寒、时行感冒、干咳、哮喘、项强背痛、心中躁热、风眩头痛、中风、水肿、麻疹、百日咳。

常见的风门穴搭配疗法

1.配置不足,迎香、支正、风池、肺俞、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2.配以大椎、尺泽、鱼际、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感冒。

3.配置不足、合谷、外关、丰隆、针刺泻法、宣肺化痰法、治疗外感风寒干咳。

4.配肺俞、尺泽、丰隆、针灸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治疗痰热引起的肺哮喘。

5.迎香、列缺、印堂、合谷、尺泽、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通鼻窍、治疗风热鼻渊。

6.配合谷、列缺、风池、针刺补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治疗营卫不和、肺气虚弱盗汗。

7.配风池、三阴交、血海、曲池、膈俞、风市、针刺泻法、祛风解表、调和营卫、散血消疹、治疗风热发疹。

8.配太冲、神门、大陵、针灸泻法、清热熄风,治疗热盛生风痉挛。

9.配大织物、天宗、天柱、肩外俞、肩井、针刺平平泻法、散风通脉、舒筋除痹、治疗风湿痹阻经脉肩背痛、项强等。

针刺风门注意事项

1.针刺风门时,沿肋骨长轴向前内斜刺,不能与肋骨长轴垂直刺入,因为内侧肌肉丰富安全。

2.穴位生面及外侧肌肉较薄,不能深刺,防止壁胸膜及肺扎伤,导致气胸。

3.避免针太快,太猛,穴深为肺,直刺太深,会损伤肺部,导致气胸。

4.肺炎、肺结核等肺病或风心病等心脏病患者,避免严重刺伤穴位,这是因为长期肺病或心脏病患者抵抗力减弱,局部组织敏感,严重刺伤会损害正气,使组织损伤,不易修复,导致事故。

5.老年体力衰竭患者,肌肉薄,注射时,防止手按得太重,使组织陷入,导致针刺太深,然后超过刺的深度,伤害肺部。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