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阻碍是指固态或液体食物从口、咽、食道推动至胃的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病理情况。吞咽阻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老年人易患。
接下来就给大家来讲解具体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吞咽困难。
反射性吞咽困难指吞咽运动所涉及的口腔、喉咙、食道等位置发生狭小所致的吞咽阻碍。反射性吞咽困难主要包含吞咽通道解剖异常和吞咽通道外界遇阻两种。
口腔、喉咙、食道及胃上部的化学伤、创伤、炎症感染等因素导致吞咽通道黏连、短痕挛缩、发育畸形,使吞咽遇阻。
胸腔肿瘤、食道癌及其扩大的左心房、动脉瘤等挤压吞咽通道,造成通道狭小,甚至阻塞,造成吞咽阻碍。
驱动力吞咽阻碍指随便掌控的吞咽动作发生艰难,伴一系列的吞咽反射运动障碍,使食物从口腔不能顺利地传送到胃。
以下两种属于脑神经病损导致的吞咽困难:
延髓麻痹即下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系由延髓脑神经核或其周围神经病损,致使支配的咽、喉、肥和舌肌偏瘫与萎缩,产生喉咙沙哑、构音不清、讲话艰难、鼻音、吞咽阻碍、饮水反呛和咽反射消失。常见病因有延髓血管病、延髓空洞症、渐行性延髓性麻痹、颅底凹陷症、颅底转移癌等。
假性延髓性麻木即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系两侧皮层脑干束病根所致的软脖、喉咙及舌肌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吞咽阻碍、饮水呛和发音不清。因系上运动神经元偏瘫,息者无舌肌萎缩,咽反射存有,脑干反射(下颚反射、吸吮反射和掌颏反射)阳性,可伴有强笑强哭。见于多发性脑梗死、弥散性脑血管硬化、一氧化碳中毒、脑挫伤、脑炎、多发性硬化、原发性侧支硬化症等。
驱动力吞咽苦难还有如下3种:
吞咽神经麻痹可致吞咽中枢传出的神经冲动遇阻,造成吞咽阻碍,病人可出现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麻木病症。不伴随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者主要见于颅底病损、多脑神经炎等,伴随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者主要见于台羊-巴雷综合征等。
为内神经肌肉接头病损造成吞咽肌功能紊乱所致的吞咽阻碍。重症肌无力是常见疾病,常拌有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四肢无力,病症早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可让病症改进。
由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侵及喉咙肌等吞咽肌群,造成吞咽阻碍。肌肉疾病可并伴有浑身无力、肌萎缩等肌病症状,血清肌酶学检查和肌肉活检有利于诊断。
口腔、喉咙和食道的功能紊乱可导致吞咽阻碍,但同时有部分病损特点,则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控制饮食姿势:吞咽困难对病人进食十分困难,因此,在进食时要保证病人食道顺畅,最好是选立身位。
2.注意食物挑选:吞咽困难的病人尽量不要进食硬度高,纤维较多的食物,提议食用粥类等流质饮食。
3.厨具挑选:采用合适的厨具有利于进食的顺利进行。应选用薄而小的、无法沾上食物的汤勺。
吞咽阻碍部位不同,对食物的要求也不同。食物挑选基本准则:质地均匀,黏度适度,不易疏松,根据咽和食管容易变形的食物很安全。
1.舌运动受限、协调性较差者,应先吃粘稠质液态,之后再喝稀液态,防止高黏稠度食物;
2.舌能量不足者,应食稀液态,防止大量粘稠食物;
3.咽期吞咽延迟者,应食粘稠液体和食物,防止稀液体和流食;
4.呼吸道关闭不足者,应食布丁和粘稠食物,防止稀液体和流食;
5.喉上抬不足或环咽肌功能紊乱者和或咽壁收缩不足者应进食稀液态,防止粘稠跟高粘稠食物;
6.舌根部后缩不足者应进食稀液态,防止高粘稠性食物。
值得提醒的是进食时应尽量采用端坐位或高些床头60度,头不后仰,卧位进食时,把头与全身向健康侧倾斜45度,每口量尺寸应合适,进食后及时清洗口腔,防止食物残余。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