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洗澡都不好。
人体皮肤表面有一层脂膜,对保持体温和湿度有重要作用。洗澡太频繁,或者用过热的水洗澡,会损伤这层脂膜,使皮肤干燥,人们会变得害怕寒冷。因此,每天洗澡是不好的。
1.细菌和细菌很容易乘虚而入
每天洗澡,用手洗,会使表面皮肤受到侵害,洗掉健康的油和有益的细菌,容易让细菌、细菌利用,引起皮肤炎症。频繁的皮肤损伤也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长期积累的炎症可能会升级为皮肤病。
2.容易引起皮肤瘙痒或皮发炎
经常洗澡会损害皮肤的稳定结构,容易损害角质层,失去保养皮肤的作用,皮肤细胞中的水分更容易挥发,皮肤会因干燥而引起瘙痒或其他皮肤炎症。
1.夏季出汗较多,如果清洗不到位,汗水和污垢会堵塞毛孔,所以夏季可以每天洗一次澡。
2.秋季气温相对干燥,每天洗澡会损害皮肤的水油平衡,所以最好每1-2天洗一次澡。
3.冬天和早春,天气寒冷,经常洗澡会使皮肤更容易缺水,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所以最好每2-3天洗一次澡。
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夏季33℃-36℃,冬季37℃-39℃,最高不超过45℃。洗澡水温过高,不仅会损伤皮肤,还会使皮肤表面血管扩张,表皮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脑血供减少,可能有缺氧和晕倒的危险。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否则,它可能会导致干燥、疲劳、心脏缺血、心率异常等。同时,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减少,可能导致脑缺血和事故。
饭前胃内食物已经排出,此时人体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如果饭前饥饿洗澡,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甚至晕倒;饭后立即洗澡会使肌肉表面血管扩张,夜间血液充满表皮,消化道夜间血液减少,抑制消化酶代谢,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中国人早就有“不洗,不洗”的说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