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物质构成,具体的功效作用因其构成的药材而定,可根据以下药材的功效作用了解: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备燥湿健脾,袪风,祛寒,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浮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咳嗽,夜盲,眼目昏涩等症。
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备行气,健脾,化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好,呕吐,呃逆,湿痰壅滞,胸膈满闷,咳嗽有痰等症。
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具备化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
味辛,温,入肺、胃经,具备袪风,化湿,止痛,放脓,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感冒寒症,头痛鼻塞,牙疼,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等症。
味辛、淡,性温;入心、脾、肾经,具备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治小便不畅,浮肿胀满,痰饮干咳,食滞脘闷,大便泄泻,眩晕,心悸,失眠、梦遗、自浊、小便余沥、带下等症。
味辛,微温,入脾、胃经,具备下气,宽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肚胀,泻痢,浮肿,脚气,小便不畅等症。
味辛,温,有害,入脾、胃经,具备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消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痰饮,咳喘,痰厥头疼,眩晕不眠,恶心干呕,反胃,胸脘痞闷,肚胀等症。
味辛,性温,归心、脾、肺、胃经,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去火,止痛,缓和药效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湿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等症。
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备祛暑解表,利湿和胃的功效,可用于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呕恶纳呆,暑湿,湿温,胃逆呕吐等症。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理气宽里的功效,可用于寒症表证,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藿香正气水具备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能够缓解消化不好、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用法用量:每次服10mL,每日3次。
消化不好常和“湿病”相关,藿香正气水为消食和胃药,再加点健脾化湿药,对消化不良的症状治疗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法用量:取山楂、神曲各6克,麦芽10克,水煎去渣,再倒入藿香正气水20mL,分3次服,连用3天。
夏天是各种微生物繁育和生长快速的时节,如饮食不当容易引起腹泻等胃肠疾病,而藿香正气水针对食物细菌性腹泻或暑湿腹泻效果明显。
用法用量:取整洁纱布一块,折叠成4~6层置于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置水里预热,待药温适合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出,每日2~3次,一般两日即可见效。
中医讲,白癜风是风湿两邪入侵毛孔,以致气血癌滞、毛窍阻塞成的,而藿香正气水有芬芳通窍,促进气行的作用,适用于白癜风的减轻医治。
用法用量: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略微用劲,反复蘸擦至肌肤发红为度,一日2次。
藿香正气水含有大量中药成分,其中,桔梗含有皂甘及陈皮含有挥发油,都有剌激性化痰作用;半夏的镇咳作用显著;甘草则既能化痰,又能镇咳;陈皮对气管及支气管有轻微扩大作用,有利于止喘,故藿香正气水,有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用法用量:用杏仁10克煎水,送服藿香正气水;每次10mg,1日3次,连服3日。
有些人外出游玩时会备受晕车、晕船、晕机之苦,用藿香正气水,就能够缓解这类旅程不适。
用法用量:可用医用棉签沾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抹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藿香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功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故有芬芳健胃之功,其中的陈皮则能缓解胃肠平滑肌之筋挛;白术含有挥发油少量时亦能缓解胃肠蠕动;甘草也可解痉止痛,故针对胃疼的症状服食适量的藿香正气水也有一定的作用。
用法用量:用10mL藿香正气水,每天服3次,并用3~5天。
夏季出门被蚊虫叮咬完用藿香正气水擦抹可以马上消痒,避免抓破造成感染。
用法用量:用适量的藿香正气水外搽患部3~5分钟,很快就能清除发痒。
中医讲,湿疹有许多证型,假如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这种湿疹的病人,理论上有对证的,但其他湿疹藿香正气水未必有用。
用法用量:每日用清水清理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抹患部,每日3~5次,并用3~5天。若伴随喉头水肿、休克、发烫者,近2周来曾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者,及其阴虚火旺者不宜选用此方法。
小朋友因为皮肤比较柔嫩,身上的褶皱又较多,因此在炎炎夏日很容易长痱子,而藿香正气水有清热、杀菌止痒的功效,可外用治小儿痱子。
用法用量: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不满3个月的婴儿,药液和水比例是1:3;4~12个月的婴儿,药液和水比例是1:2;超出1岁幼儿,药液和水比例是1:1。服药以前,先用清水将部分洗净擦干,随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部,每日2~3次。
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病原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姜片等中药构成,故治疗外阴瘙痒有较好的效果。
用法用量:以藿香正气水1克兑50克凉开水清洗外阴。
女性白带过多,跟阴道被细菌感染产生发炎相关,而藿香正气水有杀菌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减轻医治白带过多的病症。
用法用量:藿香正气水10mL,每日3次,连服5~7天。
藿香正气水在发炎期发作时应用,有消炎止痛,促进萎缩的作用,针对外痔之病可起到一定的减轻医治作用。
用法用量:先把患部洗净,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mL,以药棉清洗,每日2次。
中医讲疖病多是由内郁寒湿、血热或外见风热暑邪成的,现代科学认为是感染葡萄球菌所致。而藿香正气水里的紫苏等物质具备抑止葡萄球菌的作用,此外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布、祛风胜湿和散郁去湿,对疖及疖病有很好的冶疗。
用法: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数次涂擦患部。
中医讲,藿香正气水关键用于外邪犯胃导致的呕吐,病症通常是突然呕吐,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可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不能用于其他原因造成的呕吐。
用法用量: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mL,1日3次,并用5~7日,功效很好。
冻疮多见于冬天,因为气候严寒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发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引起水疱、溃烂,病情迟缓,气候回暖后自愈,易发作,而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可加上部分冻疮血液循环,对痣疮有减轻作用。
用法用量:用藿香正气水适当外搽于患部,每日3~5次。若伴随溃烂者,可先用红霉素药膏外搽,再用本品外抹,并用5~7日。
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各自对多种发病细菌有较强的抑止作用,适合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等病菌感染疾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涂擦患部,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回);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寒湿气温时,发生恶心、呕吐、头晕脑涨、胃口下降等感冒症状;或者突然进入空调房后引起的感冒适合服食藿香正气水。
用法用量:每日2次,一次喝1支,大概10毫升上下。
有资料说明,水土不服可能和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藿香正气水针对水土不服引起的呕吐腹泻或其它胃肠道不适可起到减轻的作用。
用法:一次10ml,一日3次。
藿香正气水中所含的白术利尿作用比较明显;茯苓也有一定利尿效果,应用能利水渗湿,适合暑湿小便不畅的情况。
用法用量:一次5—10ml,一日2次。
当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材造成急性胃肠炎时,可选用内服藿香正气水。当代药理研究发觉,这与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相关。
用法:一次5-10ml,一日2次。
夏季空调综合症属于中医“暑湿外感”的范围,关键是因长期在空调环境里学习、工作与睡眠导致出现疲惫,皮肤干燥,手足麻木,头疼咽痛,神经疼,胃肠道不适等不适。
藿香正气水能够对肺胃里的凉气起到疏风散寒,发布宣中的作用。
用法:一次10ml,一日2次,一周为1个疗程。
中医把中暑分成“阳暑”和“阴暑”,而藿香正气水仅适用于后者。
阴暑的发病源不单纯是暑邪,还兼具寒湿。多因在炎热的天气里吹风贪凉、贪吃冷食所致,发生头晕恶心、乏力、没胃口、大便稀溏等状况,这时候可以选择服食藿香正气水。
用法:一次5-10ml,一日2次。
慢性荨麻疹是由于禀赋不抗及其饮食不科学,促使寒症之邪郁于肌肤所致。用藿香正气水医治慢性荨麻疹可起到升清降浊,扶正祛邪的功效。
用法:内服藿香正气水,每日3次,每次10ml,分早、中、晚服下,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以上24个藿香正气水的妙用均是网上梳理所得,实际对症操作方法和剂量还需在专业的医生带领下开展才行,以免发生不良影响。
不能。
痘痘医学中被称作痘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现象等因素息息相关,尽管藿香正气水有一定的抗菌消肿作用,但并不适用于全部痘痘的治疗,若因内分泌紊乱造成的痘痘,要进行内分泌的调整,提议去相关的皮肤病医院去治疗工作才行,擦抹藿香正气水是无法起到冶疗的,还可能因此其中的药用成份刺激,造成痘痘加剧,才行红肿痒痛的状况。
提议藿香正气水挑选饭后半小时服食最好。
服药需在餐前,还是在餐后,或者饭中,这要依据病况和药物对胃刺激状况来确定,像藿香正气水这类药品,闻着就一股超大的中药味,很多人仅是闻着就肠胃不舒服,如果空腹吃,对肠胃的刺激性会更大,容易发生吐药行为,最好是饭后吃,以减少肠胃道反映。
上一篇 : 莱姆病能治好吗(莱姆病能彻底治愈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