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处,临床上用拇指揉大鱼际平面中点,称为揉板门,刺激这里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组合补脾经、运外劳宫、运八卦、揉中脘、捏脊等位置同用应用,对健脾养胃的效果特别好。
如小儿有食欲不开、厌食、肚胀、呃逆、食物完谷不化等症状时,从横纹引向板门或揉板门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幼儿胃口,改进积食不消、偏食等问题。
揉板门位置在鱼际穴处,这里能润肺泄热,运达左右之气,有升清降浊的好处,如小孩脾胃湿热、胃火、脾气急躁、心烦、大便干硬等症状时揉板门,可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小孩右手。
揉板门的办法一般是操作者右手握紧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轻钙粉,按揉小孩右手的板门穴,一般按揉大概200—400次左右为宜,每日可进行2—3次。
以操作者同一右手拇指操作为例,如右手拇指往返推之称清板门,从腕横纹引向拇指根能够止吐,从板门引向横纹,能够止泻;而用右手拇指按揉板门穴则为揉板门,主要功能为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二者的操作手法不一样,一个是按揉法,一个是直推法。
小儿怕疼,注意力不能集中较久,且对推拿耐心不足,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力度柔和,不要弄疼小孩,速率要快,防止操作太久造成孩子不配合。
给小孩揉板门的话,最好有润滑液,如食用淀粉、轻钙粉、润肤乳都能够,切忌用比较粗糙的手来按揉,以防磨擦伤到幼儿娇嫩的皮肤。
板门虽然只有一处位置,但其应用时对症可有不同的操作手法,如运法,推法,揉法,在操作时,会依据名字来识别,有运板门,揉板门,推板门,每一种操作都有相应的功效作用,切忌混淆出错。
上一篇 : 陈皮买几年的最好(陈皮5年和10年的区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