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知识 >大陵穴的针刺图片(针刺大陵和太冲哪个效果好)

大陵穴的针刺图片(针刺大陵和太冲哪个效果好)

发布时间:2023-04-26   作者:混乱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大陵穴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因其掌根隆伏较大,状如丘陵,故而得名。下面来看看大陵如何针刺。

大陵穴的针刺图片(针刺大陵和太冲哪个效果好)

大陵怎样针刺

位置:腕关节半屈,上臂旋后姿态,腕掌侧第1横纹后缘,桡侧腕屈肌与掌长筋腱之间。

简单选穴:仰掌,微屈肘关节,在掌后第1横纹上,所发生两筋之间就是本穴,

入针方位:由掌面向反面直刺与掌侧边成90°。

入针深层:直刺,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位:部分有酸疼感,会有向指端反射的触电感。

大陵穴穴道层级解剖

1.肌肤:由正中神经掌支遍布。抵达穴区域神经纤维由第7颈神经支配。

2.肌肤组织:有以上神经的分支根据。

3.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筋腱之间通过:两肌都由正中神经支配。到前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颈神经构成。到后肌的神经纤维由第7,第8颈神经构成。

4.正中神经干:该神经干在此处位置表浅,被刺伤后能产生向手桡侧半及指端放射的强烈触电感,一般这时可停止继续入针。

5.于拇长伸肌腱和指浅,深屈肌腱之间通过:前者位于针的桡侧,由正中神经的分支-骨间前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构成。后二者位于针的尺侧,其中,指浅屈肌及指深屈肌桡侧半都由正中神经支配,到该两肌的神经纤维由第7,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构成。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到该处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构成。

针刺大陵的功能主治

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乃本经络气所注,本穴具备清营凉血,宁心安神,和胃宽胸之功,可以治疗心疼,心悸,胃疼,呕吐,身热,头疼,短气,胸胁痛,热症汗不出,惊悸,颠狂,痫证,妇女脏躁,失眠,舌本痛,臂挛腋肿,喉痹,乳痈,眼赤痛,足后跟痛。

大陵常见搭配疗法

1.配膻中,神门,丰隆,太冲,针刺泻法,舒肝理气,化痰醒志,医治气郁痰结之颠狂,喜笑悲恐,痫证等。

2.配水沟,上脘,劳宫,神门,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滋阴降火,安神定志,医治火盛阴伤之狂证。

3.配心俞,膈俞,巨阙,内关,针刺泻法,理气活血,化淤止痛,医治心脉瘀阻之心疼,胸痛,心悸等。

4.配心俞,神门,合谷,三阴交,针刺补法,滋补心气,养心安神,医治心气虚心悸。

5.配神门,丰隆,内庭,针刺泻法,清热化痰,镇惊安神,医治痰火内扰之惊悸。

6.配心俞,肾俞,神门,太溪,太冲,针刺补泻兼施,补阴安神,医治阴虚内热之不寐。

7.配膻中,期门,中脘,侠溪,公孙,针刺泻法,宽胸利膈,行气止痛,医治气机阻滞之胃疼,胸胁疼痛等。

8.配上脘,梁丘,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医治肝气犯胃之呕吐。

9.配劳宫,通里,内庭,针刺泻法,清热利湿,医治心胃火盛之舌疮,口臭等。

10.配外关,支沟,合谷,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治疗胃肠积热之口臭,便秘等。

11.配支正,外关,阳谷,阳溪,阳池,针刺平抹平泻法,疏经通脉,医治经络痹阻之腕关节疼痛。

针刺大陵注意事项

1.刺伤正中神经时,不宜捻转技巧刺激,针刺本穴,如触电样感觉突然从本穴循手厥阴经下走动至手腕,手指或腕臂,手厥阴经经线抽筋,应立即将针拔出一些向另一方位刺进。如继续捻刺,会有麻木,烧痛或运动障碍等。

2.本穴深层为上臂正中动脉和正中神经根据,假如粗针深刺则可刺到血管和神经,造成伤害,因此忌粗针深刺,且应绕开神经和血管。

3.本穴位于关节周边,忌化脓灸,艾炷直接灸。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