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消除打嗝的最快办法(消除打嗝的最快办法有哪些)

消除打嗝的最快办法(消除打嗝的最快办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19   作者:冷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打嗝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打嗝的发生,有时甚至喝一杯水都可能导致打嗝,那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消除打嗝呢?下面就教大家一些最为常用、简单的办法来止嗝,赶紧来学学吧。

消除打嗝的最快办法(消除打嗝的最快办法有哪些)

最奇葩的30秒止嗝法

一位美国医生因帮助病人打嗝创造了一个奇葩的止嗝方式——按摩直肠止嗝法,并因此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医学奖。此方法十分恶心,但效果却很棒,适合敢于、脸皮厚的人试着。

操作步骤:把食指伸进打嗝者菊花(肛门),以缓慢圆周运动按摩直肠,30秒内可完全缓解打嗝。

常见一分钟止嗝法

1、用纸袋呼吸法

用塑料袋遮住嘴巴,并在塑料袋里呼吸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的提升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刺激正常的呼吸神经回路,从而高效地终止打嗝。

2、低头饮水法

喝两口温水,慢慢吞咽,并做低头90度的动作10~15次。因胃里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低头时,内脏也会对膈肌起到按摩功效,减轻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效果。

3、伸拉舌头法

打嗝不仅时,用一块整洁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紧舌头往外伸拉。这时,会觉得腹部有气体升高,打嗝自然清除。

3、深呼吸法

在进餐时发生打嗝能够暂停进餐,作几回深呼吸,一定要吸进自己不能再呼吸才行,然后再吐气,运用影响正常呼吸频率的办法,往往在短时可以缓解打嗝。

4、屏息法

直接屏息30秒—45秒,或取一根洁净的木筷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病症会立即停止。由于拿筷子刺激上颌会诱发咽反射,能使病人忽然屏息,使气道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影响打嗝的神经反射活动。但心肺功能不好得人慎用此法。

6、受惊法

趁打嗝者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背部,也能止嗝。由于受惊作为一种浓烈的心态刺激,可通过皮层传到皮下中枢,抑制膈肌痉挛。但有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

7、解咽法

用洁净的木筷或是消毒棉签,轻轻触病人咽后壁,当产生恶心欲吐时,取出木筷,使其闭嘴咽一下口水,接着触咽后壁一次,使之做呕、吞咽口水,打嗝即可减轻。

8、冰块法

在打嗝不仅时,有条件的话可以试试拿冰块敷于喉节的两边,一分钟上下就能协助止嗝。这是因为冰块能够帮助缓解神经抽搐的次数,从而影响肌肉抽动的时间,使打嗝的病症随着消退。

按摩迅速止嗝法

1、攒竹穴治打嗝

功效:攒竹穴能够散风镇痉的功效,用手指压医治呃逆效果极佳。

方式:用双手中指轻按双眉里侧凹处的攒竹穴,向里慢慢匀称用劲,同时做吞咽动作,不断2-3分钟,主动穴道上有酸疼感觉为宜。

2、天突穴治打嗝

功效:天突穴具备宽隔和胃、降逆调气的功效,故可用来减轻打嗝。

方式:天突穴在胸骨上窝正中,轻按天突穴时弯折拇指,以指甲贴咽喉,指顶部顶天突穴,微往下慢慢用劲,同时做吞咽动作,以部分有酸疼感为宜,医治打嗝效果显著。

3、按摩少商法

打嗝频繁时,可自己或请别人用手指挤压两边的“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处桡侧边,距指甲缘约0.6厘米,在黑白肉际交汇处。挤压时应用一定的能量,让患者有显著酸痛感,如病人自主挤压可双手交替进行。

4、按摩软腭法

取一根细棒,一端裹上棉絮(如手头无棒,可用竹筷的细端包起棉絮取代),放进病人嘴中,用其软端按摩前软颚正中线一点,此点的位置正好在硬、软颚交汇处稍后边。一般按摩1分钟就能有效地操纵打嗝。

巧用食物最快止嗝法

1、含服白糖

让打嗝者把嘴巴张开,在其嘴巴的舌表面放一小勺白糖,随后让他含着,待糖自然溶化,再慢慢吞下去,可以用3—5次,直至打嗝终止。此方法十分适用于因胃气上逆引起的打嗝。

2、闻刺激食物

闻辣椒面、胡椒粉等刺激食物去刺激鼻腔,引起人打喷嚏,运用打喷嚏时呼吸频率改变的原理,可有效的高效止嗝。

3、茶疗法

(1)姜汁红茶

材料:姜片15克,红茶5克。

制做:姜片捣烂取汁,同红茶-起放进杯子,用沸水冲泡饮用。

用法:随时饮用。

功效:本茶具备温中降逆辅助功效,对胃寒所致的打嗝、呕吐等有一定改善作用。

(2)丁香冰糖绿茶

材料:丁香9克,绿茶2克,冰糖25克。

制做:将丁香、绿茶和冰糖一起放入茶具内,用沸水冲泡,盖上闷泡10分钟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服食1剂。

功效:本茶具备降气止呃辅助功效,对打嗝有一定改善作用。

(3)柿蒂绿茶

材料:柿蒂5个,绿茶15克。

制做:将柿蒂清理干净,与绿茶-起放进茶壶内,用沸水冲泡,盖上闷泡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温饮频服。

功效:本茶具备降逆止呃辅助功效,对胃寒呃逆有一定改善作用。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