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知识 >咳嗽艾灸哪个部位图解(风寒咳嗽艾灸方法)

咳嗽艾灸哪个部位图解(风寒咳嗽艾灸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21   作者:掌中花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咳嗽病因主要有二,一是外感风寒,风热之邪,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在外感咳嗽诸症中,不论由于风寒,风热,多以风为先导,兼夹寒,热等外邪入侵,伤于肺系,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常而为咳嗽;二是由于他脏病变,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者。如脾虚生湿,湿聚成痰,肺气不得下降,或是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盛烁肺,气失清肃,导致咳嗽。下面来看看咳嗽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咳嗽艾灸哪个部位图解(风寒咳嗽艾灸方法)

寒症咳嗽艾灸方式

主证:患者咳嗽声重,气短,咽痒,咳痰较稀色白,长伴鼻塞,流清涕,头疼,身体酸疼,畏寒,发烫,无汗,舌苔薄白。

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施灸穴位:主穴取肺俞,合谷,列缺,风门,身体酸疼加灸天山,头疼者加灸上星。

施灸方式:

1.艾条灸:引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以上,艾火间距肌肤2-3cm开展熏烤,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2次,各穴先后施灸,5-10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把艾绒制成花生仁尺寸,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1个疗程。

风热咳嗽艾灸方式

主证:患者咳嗽频剧,气短或咳声嘎哑,喉中干躁,喉咙肿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随着鼻流黄涕,口干,头疼身热,恶风,舌苔薄黄。

治则: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施灸穴位:主穴取肺俞,合谷,大椎,曲池。咽痛加灸少商。

施灸方式:

1.艾条灸:引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以上,火头间距肌肤2-3cm开展熏烤,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2次,各穴先后施灸,5-10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将艾绒制成花生仁尺寸,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痰湿咳嗽艾灸方式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经常因痰而造成咳嗽,痰出则咳平,痰粘稠或稠厚有块,色白或含有灰色,经常于每日早上或餐后咳嗽加剧且痰多,进餐香甜油腻食物时加剧,伴随有胸闷,脘腹痞胀不舒,恶心干呕,进餐降低,身体倦怠,大便溏,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施灸穴位:主穴取肺俞,脾俞,膻中,志室,痰多则加灸丰隆。

施灸方式:

1.艾条灸:引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以上,火头间距肌肤2-3cm开展熏烤,每穴灸10-20分,每日1-2次,各穴先后施灸,5-10次为1个疗程。

2.无瘢痕灸:艾炷如麦粒大小,每穴5-7壮,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3.隔姜灸:把艾绒制成花生仁尺寸,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1个疗程。

肝气犯肺咳嗽艾灸方式

主证:咳嗽阵作,咳时面赤,喉干,常感痰液停留喉咙,无法咳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其病症可随着心态的波动有调整,舌苔薄黄少津。

治则:润肺舒肝,顺气降火

施灸穴位:主穴取肺俞,膻中,太冲,喘气加定喘穴。

施灸方式:

1.艾条灸:引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以上,火头间距肌肤2-3cm开展熏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2次,各穴先后施灸,5-10次为1个疗程。

2.隔蒜灸:将新鲜大蒜头切成片,中间以针破孔,上置艾炷,每穴灸5壮,每日1次,7次1个疗程。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