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关注健康养生知识!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知识 >螃蟹蒸10分钟可以吗(螃蟹需要蒸10分钟可以吗)

螃蟹蒸10分钟可以吗(螃蟹需要蒸10分钟可以吗)

发布时间:2023-06-04   作者:晨与橙与城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摘要螃蟹是很多人秋天喜欢吃的食物,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现在正值九月,是吃螃蟹的好时候,准备买一些螃蟹来吃吃,螃蟹蒸10分钟可以吗?螃蟹蒸多长时间能熟?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螃蟹蒸10分钟可以吗(螃蟹需要蒸10分钟可以吗)

螃蟹蒸10分钟行吗

提议:蒸螃蟹的时间最好在15分钟左右。

不论是蒸海蟹还是蒸河蟹最好都蒸15分钟或以上,由于螃蟹是生长在水里边的,很容易被寄生虫寄生,寄生虫不耐热,将螃蟹放到锅中蒸15分钟能够完全杀掉螃蟹里的寄生虫,15分钟又不至于太久,螃蟹恰好将鲜香散发出来。

提议:4两以上螃蟹每增加一两蒸的时间就要多提升2分钟。

螃蟹蒸多长时间能熟

15-20分钟。

清蒸螃蟹以蒸15分钟为宜,蒸的时间太短怕打不死螃蟹里边的寄生虫、螃蟹蒸不熟,蒸得过久担忧螃蟹肉质变老、口味发硬,在广大吃货的验证下,发觉15分钟是最好的清蒸螃蟹时间。

螃蟹怎么蒸

材料:螃蟹、黄酒、姜片、其他调味料。

方式:

1,将螃蟹洗干净,放到蒸具里边。

2,在小碗里边倒上姜片等调味酱料;另一碗准备醋液预留。

3,将螃蟹放到笼屉上边蒸15-20分钟。

4,将蒸好的螃蟹取出,沾取酱汁食用。

吃螃蟹后什么散寒

红糖姜枣茶

螃蟹是寒性食物,因此吃了螃蟹后得吃一些温性或是热性食物,帮助身体解寒,红糖和姜片及其红枣都是温性食物,吃螃蟹后解寒能够喝一杯红糖姜枣茶,中合螃蟹的寒凉。

做法

材料:红糖、姜片、大枣。

做法:

1,将生姜和红枣洗干净。

2,放到水杯里边,然后倒入开水开展冲泡。

3,放进红糖,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黄酒

黄酒性温,有活血养胃功效,螃蟹寒凉重,肠胃不佳的人吃螃蟹后胃部不适能够喝一些黄酒,协助减轻吃螃蟹后造成的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黄酒是采用水稻或其它作物经过蒸制等多道技术处理后得到的酿造酒,黄酒中含有多酚、谷胱甘肽、碳酸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日常食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病症。

热汤

吃螃蟹是一件朋友聚餐的乐事,一般除了螃蟹还会准备其他食物,热汤家中一定是有准备的,吃螃蟹后何不每人发一碗热汤,帮助身体散寒。

哪些人不宜吃螃蟹

肝炎患者

肝炎患者因为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紊乱、消化机能减退,而蟹肉富含蛋白质,不易消化,通常易导致消化不好和肚胀、呕吐等。

心血管病人

心血管病人应该避免一切不好血管健康的食物,而螃蟹是一种高胆固醇含量的食材,过多的胆固醇容易累计在血管内壁,容易造成血管栓塞等不良影响,因此心血管病人不宜吃螃蟹。

风寒感冒、发热病人

风寒感冒、发热病人体内感冒病毒肆虐,这部分人群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恶化。

脾胃虚寒者

螃蟹属于味道十分寒凉的食物,脾胃虚寒者宜多吃温补食物,若食用螃蟹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消化不好等不适。

过敏体质者

螃蟹属于湖鲜,是一种高致敏食物,过敏体质者食用螃蟹后,特异蟹蛋白根据肠腔进到身体而出现过敏症状。

此外,身患皮炎、湿疹、癣证等皮肤问题的人也要慎食,由于吃蟹可让病情严重。

吃螃蟹后不要吃什么

勿吃柿子

《饮膳正要》中记载:“柿梨不能与蟹同吃”。从食物药效看,柿蟹均为寒凉,二者同吃,寒性伤脾胃,体质虚寒者尤应忌之;柿内含鞣质,蟹内含有蛋白,二者相逢,凝结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且妨碍消化功能,使食物停留于肠内发醇,会有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勿喝茶

吃螃蟹时,最好的饮料是温黄酒,吃螃蟹前后尽量不要喝茶。由于蟹脚、蟹腮中不免带有一点病菌,饮酒饮醋可以杀掉他们,我们的胃酸也有一定的除菌能力,但喝茶水之后,会把胃酸淡化,杀菌效果就受到影响;而且茶汤和柿子一样,也含有鞣质,同吃会引起胃部不适。故吃螃蟹时和吃螃蟹后一小时内忌喝茶水。

勿吃花生

花生味道甘平,脂肪含量达45%,油腻之物受冷利之物可致腹泻,故螃蟹不宜与花生同吃,肠胃虚弱者尤应忌之。

勿吃冷食

冷食冰水、冰淇淋等冷食属寒凉之物,使肠胃温度降低,与蟹同吃,必致腹泻。故不能和蟹同吃,食蟹后也无法即食冷食。

勿吃泥鳅

据《本草纲目》记述:“泥鳅甘平无毒,能暖中意气,治消咳利湿,阳事不起。”可见其性清补。而蟹性冷利,作用再者就是故二者不宜同吃。

勿吃梨

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记载:“梨性冷利,多食损人”。此外,民间有食梨喝热水,可致腹泻一说。梨味辛性凉,蟹也性凉,二者同吃,易致伤肠胃。

勿吃香瓜

香瓜即甜瓜,性甘寒而滑利,能除热通便。与蟹同吃,有损肠胃,可致腹泻。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